k30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滚动 >

什么情况?这国最大银行“买地”,进军元宇宙!国内多家银行正在探索这些领域

来源:网络    2022-09-13 12:42:00    阅读量:19684    
1_14 1_15 1_16

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正在探索元宇宙。

近日,新加坡最大的银行星展银行宣布将与香港超宇宙游戏公司沙盒合作。前者会购买一块虚拟土地,用沉浸式元素开发。截至目前,在海外市场,三菱UFJ银行、国民银行、汇丰银行等机构已经在一些元宇宙平台上试水,为客户提供一些服务。

就mainland China而言,包括大型国有银行在内的一些上市银行正在积极探索元宇宙,并推出人工智能虚拟数字员工和数字馆藏。目前商业金融服务趋于同质化,元宇宙等新概念为银行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要警惕其带来的新风险和挑战。

新加坡最大银行元宇宙中的“土地购买”开发

9月9日,星展集团宣布与香港某公司旗下的元宇宙游戏平台沙盒(Sandbox)建立合作,在沙盒元宇宙(Sandbox Metauniverse)购买了一个3×3的虚拟不动产单元,并以沉浸式元素进行开发,包括道具、建筑、动植物等。

据星展银行称,目标是使这一已开发的元宇宙项目成为另一个参与平台,为访客提供更多了解ESG讨论的方式,介绍由创新商业模式驱动的亚洲社会企业家,并鼓励客户提高环保意识。

星展银行首席执行官高博德表示,“尽管元宇宙仍在发展,但它也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与客户和社区的互动方式。因为一切都在快速变化,所以通过进行实验和实践学习来测试各种技术的潜力是最好的方式。”他还表示,希望该项目能够宣传重要的ESG问题,并关注社区和合作伙伴如何以身作则来解决这些问题。

事实上,作为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今年已经多次表示将进入Metauniverse,并准备向Metauniverse投入部分资金,以巩固其数字银行业务。今年年初,星展银行首席执行官高博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看好加密货币、非同质代币和元宇宙的下一步发展,认为这些趋势将在未来五年彻底改变市场游戏规则。

放眼海外,很多商业银行都跃跃欲试元宇宙。此前,超宇宙游戏平台沙盒已经吸引了包括汇丰银行、三菱UFJ银行、软银等机构,并利用超宇宙土地打造专属展区。

此外,美国银行宣布,4300个金融服务中心的5万名员工将开展VR技术培训,完成日常工作;在国民银行的超宇宙平台Gather上创建了一个“虚拟小镇”,客户可以在这里完成业务咨询和各种互动。

然而,近年来,超宇宙“虚拟房地产”投机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加速退潮。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歌手林俊杰花50万元购买的虚拟土地估值已暴跌至仅9.75万元。从几大以太坊平台的情况来看,每个数字地块的均价从今年1月的17000美元下降到8月的2500美元左右,降幅约为85%。

内地银行探索数字化员工和数字化馆藏。

近年来,随着元宇宙等新概念的流行和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元宇宙也成为mainland China一些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探索和迭代创新的契机。

虚拟人作为元宇宙的表现形式之一,已经成为一些银行提升用户丰富内容和交互体验的重要渠道。早在2019年12月,浦发银行数字化员工“小普”正式入职。几乎与此同时,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也推出虚拟银行员工担任理财顾问。

在9月1日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行情601398)、中国建设银行(行情601939)、中信银行(行情601998)等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展示了具有元宇宙元素的相关交互体验设备或数字化员工。

如中信银行数字化员工实现重复性工作自动化,广泛应用于银行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已落地1000多个场景,月调用量超过25000次;在中国银行建设的超宇宙营业厅,用户不需要选择使用头像代替自己的动作。银行可以直接将用户的真实形象放入虚拟的元宇宙空间,与中行元宇宙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实现一定的互动。

除了数字化员工,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一些机构也在进入数字化馆藏。今年5月,邮储银行与山东首家国有数字馆藏交易服务平台“印章馆藏”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陆续发行首批5种限量数字馆藏。此外,北京银行(行情601169,诊股)和Xi安银行(行情600928,诊股)也针对春节等特定节日发布相关主题的数字艺术收藏。

不过,对于银行通过数字员工、数字馆藏等形式进入元宇宙,有业内研究人士分析,目前“元宇宙”尚未明确界定,相关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也不成熟。银行业如何参与其中还在探索中。银行应避免过度炒作这一概念,并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警示风险。

一位银行从业者此前对某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包括中小银行在内的银行业对探索元宇宙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但实际上内部操作需要更加谨慎判断,警惕“发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