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10月26日,“大美湿地·润泽齐鲁”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东画卷”。
野鸭在水中嬉戏
1990年,东营市依托一千二林场、孤岛林场、大汶流草场以及周边区域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市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1992年,自然保护区连续晋升为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区以来,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借助黄河实施调水调沙恢复湿地36万亩,实施了东方白鹳繁殖招引工程和黑嘴鸥繁殖地改良工程。通过架设围栏、开挖封育沟等措施,对保护区核心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在黄河两岸种植冬小麦,建设鸟类补食区,为越冬鸟类提供食物,稳定了越冬鸟类种群、数量。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
“在路南侧的电线杆上可以看到一个个的鸟巢,在这里筑巢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讲解员介绍,东方白鹳属于世界濒危物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特别是2002年开展湿地恢复和鸟类栖息地保护等生态工程以来,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保护区逐渐成了东方白鹳最重要的栖息繁殖地,已经由从前的候鸟变为了现在的留鸟。
数据显示,自2005年发现东方白鹳在东营市繁殖以来,截至2022年已累计成功繁育东方白鹳幼鸟2748只,每年迁徙期最多数量2000只,东营市成为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之一。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
采访团舟游白鹳湖,沿途中,不时有鸟群从芦苇丛中跃起后划入天空。目前,自然保护区内现共有鸟类37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是东方白鹳全球最重要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荣获“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称号,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此外,区内自然植被覆盖率达55.1%,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水是湿地的生命。通过持续加强生态补水,2017年以来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修复了188平方公里,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
丹顶鹤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漫步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目前,自然保护区现有各种植物685种,野生动物1630种,特别是鸟类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加到373种,今年又增加了火烈鸟、白鹈鹕等“新朋友”。“哪儿环境好,鸟儿最知道”,鸟儿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