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0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滚动 >

上海有一条古文化廊道,能成为“Countrywalk”网红打卡地吗?

来源:东方网    2025-01-20 04:36:53    阅读量:15323    
1_14 1_15 1_16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遗存,形成了上海厚重的文化底蕴。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民盟上海市委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加快培育上海古文化廊道资源,通过“串珠成链”,打造“最美旅游廊道”IP,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

何谓古文化廊道?民盟上海市委调研发现,这是一条线性的文化遗产走廊,位于上海西部的最早海岸线古冈身西侧或冈身上,由北向南,分布着青浦区青龙镇、福泉山、崧泽三大遗址,松江区广富林遗址,闵行区马桥遗址,金山区亭林遗址,奉贤区柘林遗址和华亭海塘遗存等69处,这些古遗址年代跨越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序列延续至今,绵延不断。

但调研发现,目前除广富林遗址开发比较成熟外,沿线文化资源多停留在“地下沉睡”状态,保护与利用总体规模小、品级低,开发开放程度不高,尤其是没有发挥古文化传播与文旅消费的相乘效应。具体来说,古文化遗址保护与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考虑,文物保护规划与区域开发规划未能同步编制,目前,除青浦区福泉山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已完成但尚未报批外,其它遗址保护规划都未编制完成。

提案认为,上海可以将古文化廊道科学规划、建设成具有海派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遗产传承廊道,培育“从City walk到Country walk”的网红打卡地、文旅消费新热点,建议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控详规划与遗址保护规划同步编制,统筹处理遗址保护与民生改善等的关系,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对基本建设用地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探索土地储备阶段考古评估差异化模式。同时,探索用地指标转移、平衡路径,实现遗址有效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

提案还建议,将青浦作为先行区,聚焦海上丝路重要节点青龙镇遗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纳入“十五五”文化旅游事业规划。一方面,通过项目布局和功能开发,利用乡村振兴政策实施迁移安置,解决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导入文旅新业态,探索“一园多点”模式,建设上海古文明主题博物馆、上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打造研学小镇,形成商旅文消费新市场。

在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方面,提案建议,通过整体打造冈身带,串联各区古文化遗址遗存,融合沿线名胜古迹、名人史迹、美丽乡村、水乡古镇,打造“最美旅游廊道”IP,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